2020年7月20日上午,国家防总下达命令,安徽省阜阳市王家坝时隔13年后再次开闸蓄洪。近一个月后,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到阜阳看望蒙洼的乡亲们,赞扬乡亲们胸怀“舍小家、为大家的顾全大局”精神。
殷殷嘱托,言犹在耳。6月18日,4556银河国际“光辉的足迹”艺术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“深扎王家坝小分队”正式启程奔赴阜阳市阜南县,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王家坝的足迹,感悟王家坝精神、描绘王家坝风光。
认真学 近触王家坝之魂
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展厅内,小分队成员们认真听取馆内讲解员的讲解,了解淮河流域的深厚历史和王家坝人民的抗洪经历,聆听淮河两岸的民生故事。
什么是王家坝精神?参观完展厅后的讨论会上,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张立芹抛出了此行的调研命题。由此,小分队成员展开对王家坝“舍小家、为大家”精神的感悟交流。
抓产业 乡村振兴促发展
踏板、扫边、走线,缝纫机的“哒哒”声响个不停……小分队走进阜南县红亮箱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调研时,只见数十名女工正在工位前,争分夺秒,加紧生产。箱包公司负责人王恒亮向师生们介绍说,“厂里员工大多是附近留守的妇女和老人,箱包厂是离他们最近的公司。他们不用背井离乡,就可拥有一份合适的工作。”
据王恒亮介绍,工厂里的员工有约半数为当地的贫困户。公司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,允许员工带孩子进厂房。“我们要尽可能地做人性化的公司。员工们可以处理完家事再来工作,公司为孩子们准备了100㎡的活动区域,并提供滑梯与图书。这样一来,员工们既可以安顿好家庭,又可以安心工作。”
2020年8月18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到红亮箱包公司慰问。而今,红亮箱包公司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明星企业,村民“出家门进厂门”,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实现就业。“现在厂里有员工130多人,争取这两年把就业岗位扩增到300个,让更多村民能在这里上班挣钱。”王恒亮介绍。
提起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车间的场景,王恒亮记忆犹新,“总书记主要询问了2019年的企业产值、疫情后的企业状况、个人收入情况、国家政策是否落实和银行扶持力度等方面问题。”
依淮河 感受王家坝民风
“大学生来咱们家门口了!”村民的一声吆喝,为即将徒步至对岸的师生招呼来了一辆家用电动三轮车。“大热天的,看你们扛着瓶瓶罐罐的,热的满头大汗,我给你们捎一程吧!”
写生的师生们纷纷把所需的绘画用具搬移至车上,由车主一同护送至写生点。
庄台边的老人王今桂,看一听来写生的师生来自合肥,连忙回到屋里,端出洗好的新鲜黄瓜给大家解暑。“我家孙女跟你们的年纪差不多大,也在合肥上大学……”师生们同王今桂老人拉起了家常,有说有笑。
在广袤的皖北大地上,洋溢着质朴又真挚的民风。近年来,村民们的生活愈发幸福。交流过程中,村民句句不离党的恩惠:“我就是从饥荒的年代过来的,那时候都吃不上粮食。现在我们都住上了自家的小楼,再也不用愁温饱问题。感谢党,感谢国家!”
绘华章 丹青妙手描盛景
鼓钟将将,淮水汤汤。六月的王家坝,一片郁郁葱葱、生机勃勃,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经是洪灾区。
19日上午,深扎王家坝小分队分三个写生小组,分别前往王家坝闸和西田坡庄台进行绘画创作。
当天当地最高气温36℃,烈日正当头。师生们将12块1.3m*1.5m的画板、12个画架和其他绘画用具搬下大巴后,早已汗流浃背。
写生过程中,师生们不仅要忍耐高温、创作时田间飞虫的侵扰,还要防止偶尔袭来的大风吹倒画架……写生小队克服种种困难,顺利完成上午的写生工作。
正午时分,西田坡庄台写生组经商议后决定,午饭时间在写生点继续创作。他们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里顶着饥饿和炎热,却丝毫不减创作的热情。美术设计系副主任李李匆忙扒了几口饭菜:“写生时,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把作品完美地呈现出来,完全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。”
正如小分队成员、美术设计系党总支书记、主任罗耀东谈及自己创作的主题版画《王家坝》时所言:“创作是一件触动内心的工作,要想传承好王家坝精神,我们只有用心感受,把王家坝的土地与人民放在心上,才有可能创造出动人的艺术作品,为4556银河国际提供有质量、有生命的美展。”(撰稿:吴雨欣 摄影:王从启 刘永亮 张书佳 高飞扬 韩达 汪亚 梁鑫皓 初核:罗耀东 编辑:朱新水 审定:束舒娅)